| 项目 | 规格 |
|---|---|
| 额定电压 | 24 V DC |
| 电压允许范围 | 20.4~28.8 V DC |
| 允许瞬时停电 | 24 V DC 10 ms 以下 (出厂时) |
| 使用环境温度 | 0 ~ +55 ℃ |
| 保存环境温度 | -40 ~ +70 ℃ |
| 使用环境湿度 | 10 ~ 95 %RH (at 25℃应无凝露) |
| 保存环境湿度 | 10 ~ 95 %RH (at 25℃应无凝露) |
| 耐电压 (检测电流 5mA) |
500 V AC 1分钟(注1) |
| 绝缘电阻 (测试电压 500 V DC) |
100 MΩ以上(注1) |
| 耐振动 | 符合JIS B 3502、IEC 61131-2 5~8.4 Hz 单向振幅3.5mm 8.4~150 Hz 定加速度9.8 m/s2 X、Y、Z 各方向10分钟(1次扫描/min.) |
| 耐冲击 | 符合JIS B 3502、IEC 61131-2 147m/s2 X、Y、Z各方向 3次 |
| 耐噪声性 | 1000 V [P-P] 脉宽 1 μs、50 ns(根据噪声模拟法) (电源端子) |
| 使用环境 | 应无腐蚀性气体,应无严重灰尘。 |
| 欧州EU标准 | EMC:EN 61131-2 RoHS:EN IEC 63000 |
| 过电压级别 | 等级II以下 |
| 污染度 | 2 以下 |
| (注1): | 关于耐电压及绝缘电阻的详情, 请通过各产品的规格书进行确认。 |
|---|
| 单元的种类 | 本体重量 | |
|---|---|---|
| GM1控制器 RTEX型 | AGM1CSRX16T | 约370 g(含端子台・终端单元) |
| GM1控制器 EtherCAT型 | AGM1CSEC16T | 约370 g(含端子台・终端单元) |
| AGM1CSEC16P | 约370 g(含端子台・终端单元) | |
| GM1 数字输入输出单元 | AGM1X64D2 | 约160 g(含端子台) |
| AGM1Y64T | 约160 g(含端子台) | |
| AGM1Y64P | 约160 g(含端子台) | |
| AGM1XY64D2T | 约160 g(含端子台) | |
| AGM1XY64D2P | 约160 g(含端子台) | |
| GM1 模拟输入输出单元 | AGM1AD8 | 约150 g(含端子台) |
| AGM1DA4 | 约150 g(含端子台) | |
| GM1 脉冲输出单元 | AGM1PG04T | 约160 g(含端子台) |
| AGM1PG04L | 约160 g(含端子台) | |
| GM1 串行通信单元 | AGM1NSCS2 | 约150 g(含端子台) |
| AGM1NSCM2 | 约150 g(含端子台) | |
| AGM1NSCS1M1 | 约150 g(含端子台) | |
| 单元的种类 | 消耗电流 | |
|---|---|---|
| GM1控制器 RTEX型 | AGM1CSRX16T | 400 mA 以下 |
| GM1控制器 EtherCAT型 | AGM1CSEC16T | 400 mA 以下 |
| AGM1CSEC16P | 400 mA 以下 | |
| GM1 数字输入输出单元 | AGM1X64D2 | 90 mA 以下 |
| AGM1Y64T | 160 mA 以下 | |
| AGM1Y64P | 160 mA 以下 | |
| AGM1XY64D2T | 120 mA 以下 | |
| AGM1XY64D2P | 120 mA 以下 | |
| GM1 模拟输入输出单元 | AGM1AD8 | 160 mA 以下 |
| AGM1DA4 | 320 mA 以下 | |
| GM1 脉冲输出单元 | AGM1PG04T | 120 mA 以下 |
| AGM1PG04L | 120 mA 以下 | |
| GM1 串行通信单元 | AGM1NSCS2 | 120 mA 以下 |
| AGM1NSCM2 | 140 mA 以下 | |
| AGM1NSCS1M1 | 130 mA 以下 | |
| 项目 | 规格 |
|---|---|
| 规格 | USB2.0 Fullspeed |
| 连接器形状 | USB miniB 型 |
| 项目 | 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CH数 | 1 | |
| 物理层 | RS-232C 3线式(非绝缘) | |
| 传输距离 | MAX.15 m | |
| 通信形态 | 1:1 通信 | |
| 通信方式 | 半双工方式 | |
| 传输线路 | 多芯屏蔽线 | |
| 传输速度 | 9600/19200/38400/57600/115200 bps | |
| 传输格式 | 数据长度 | 7 bit/8 bit |
| 奇偶校验 | 无/有(奇数/偶数) | |
| 停止位 | 1 bit/2 bit | |
| 起始符 | 无 | |
| 结束符 | 无 | |
| 连接器形状 | 可拆卸端子台(5针) | |
■COM端口的端子排列图
|
| 项目 | 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端口数 | 2 | |
| 通信速度 | 以太网 100BASE-TX/10BASE-T | |
| 通信速度 | 100 Mbps/10 Mbps 自动协商 | |
| 段间最大距离 | 100 m(注1) | |
| 节点间最长距离 | 100BASE-TX 2段 10BASE-T 5段 |
|
| 通信电缆 | 屏蔽双绞线(TIA/EIA-568B CAT5e 以上) | |
| 通信协议 | TCP/IP UDP | |
| 同时连接数 | LAN1 | 最多16 台(系统连接:1 台、用户连接:15 台) |
| LAN2 | 最大32 台、:16 台 根据总连接数限制周期 |
|
| 通信方式 | 全双工/半双工方式 | |
| TCP/IP 协议 | 符合TCP/IP(IPV4) | |
| 功能 | 更改、保持网络设置(IP、Subnet、Gateway) Ethernet 端口之间可设置不同的网络设置 Ethernet 端口之间不进行路由 |
|
| LED显示 | LINK | 当Ethernet 上的设备间建立连接时亮灯 |
| ACT | 在与建立连接的设备间进行指令、响应收发等各类通信时闪烁 | |
| (注1): | 最大规格为100m,部分使用环境下需要采取安装铁氧体磁芯等抗干扰措施。此外,建议将集线器设置在控制面板附近,并在10m内进行使用。 |
|---|
| 項目 | 仕様 |
|---|---|
| 通信速度 | 100 Mbps |
| 物理层 | 100BASE-TX 全双工(IEEE 802.3u) |
| 电缆 | 屏蔽双绞线(TIA/EIA-568B CAT5e 以上) |
| 拓扑 | 环形 |
| 绝缘方式 | 脉冲变压器 |
| 连接器 | 8-pin RJ45 |
| 最大电缆长度 | 节点间100 m、全长200 m |
| 通信周期 | 500 μs~2 ms |
| 指令更新周期 | 500 μs~4 ms |
| 动作指令 | 配置文件位置、循环位置/速度/扭矩 |
| 可连接台数 | 32 个实际轴、20 个虚拟轴(组成的最多52 轴) |
| 項目 | 仕様 |
|---|---|
| 通信速度 | 100 Mbps |
| 物理层 | 100BASE-TX 全双工(IEEE 802.3u) |
| 电缆 | 带屏蔽双绞线(TIA/EIA-568B CAT5e 以上) |
| 拓扑 | 菊花链(无分支) |
| 绝缘方式 | 脉冲变压器 |
| 连接器 | 8-pin RJ45 |
| 传输距离 | 节点间:最大100 m |
| 通信周期 | 500 μs 以上 |
| 动作指令 | 配置文件位置、循环位置/速度/转矩 |
| 可连接台数 | 32 个实际轴、20 个虚拟轴(组成的最多52 轴) |
| 项目 | 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SD(SDHC)存储卡 | 支持的介质 | SD 存储卡、SDHC 存储卡 最大32 GB |
| 支持的格式标准 | 符合SD 标准 | |
| 动作显示 | LED 显示(访问时闪烁) | |
| 打开盖子时检测 | 有 | |
| 内存容量 | 程序 | 16 MB |
| 变量(非保持) | 16 MB | |
| 变量(保持) | 192 kB | |
| 日历计时器 | 时钟精度 | 每月误差不超过95秒(0 ℃时) 每月误差不超过15秒(+25 ℃时) 每月误差不超过130秒(+55 ℃时) |
| 通过使用内置电容器, 在关闭电源时的保持时间 |
14日以上(+25 ℃时)(注1) | |
| (注1): | 需要打开电源5 分钟以上。 |
|---|
| 项目 | 规格 | ||
|---|---|---|---|
| 输入A、B、Z 信号 | |||
| 24 V DC | 5 V DC | ||
| 集电极开路连接 | 线驱动器连接 | ||
| 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|
| 额定输入电压 | 12V DC~24 V DC | 5 V DC | 相当于 AM26LS31 |
| 使用电压范围 | 10.8 V DC~26.4 V DC | 3.5 V DC~5.5 V DC | |
| 公共端方式 | 各点独立公共端 | ||
| 最小ON电压/最小ON电流 | 10 V DC/4 mA | 3 V DC/4 mA | |
| 最大OFF电压/最大OFF电流 | 2 V DC/2 mA | 1 V DC/0.5 mA | |
| 输入电阻 | 约3.9 kΩ | 约560 Ω | |
| 工作显示 | 6点LED显示 | ||
| 项目 | 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额定输入电压 | 24 V DC | |
| 额定输入电流 | 约3 mA(24 V DC时) | |
| 输入电阻 | 约6.8 kΩ | |
| 使用电压范围 | 21.6~26.4 V DC | |
| 最小ON电压/最小ON电流 | 19.2 V/6 mA | |
| 最大OFF电压/最大OFF电流 | 2.4 V/1 mA | 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135 μs 以下(可能会根据输入时间常数的设置而变化) |
| ON→OFF | 135 μs 以下(可能会根据输入时间常数的设置而变化) | |
| 公共端方式 | 16点/1公共端 | |
| 工作显示 | 16点LED显示(ON时点亮、SW切换) | 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连接器连接(依据MIL标准40P) | |
|
|
| 项目 | 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输出形式 | NPN集电极开路 | |
| 额定负载电压 | 5~24 V DC | |
| 负载电压允许范围 | 4.75~26.4 V DC | |
| 最大负载电流 | 0.1 A | |
| 公共端限制 | 1.6 A/公共端 | |
| 最大冲击电流 | 1.0 A | |
| OFF时漏洩电流 | 1 μA 以下 | |
| ON时的最大电压降 | 0.7 V 以下 | 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6 μs 以下(环境温度25 ℃时) |
| ON→OFF | 15 μs 以下(环境温度25 ℃时) | |
| 外部供电电源 | 电压 | 4.75~26.4 V DC |
| 电流 | 15 mA以下 (24 V DC时) | |
| 浪涌抑制器 | 齐纳二极管 | |
| 短路保护 | 有(每8点自动保护)(注1) | |
| 公共端方式 | 16点/1公共端 | |
| 动作显示 | 16点LED显示(ON时亮灯、SW切换) | 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连接器连接(符合MIL标准的40P) | |
| (注1): | 当超过最大允许冲击电流时,同一保护块的8点输出将同时OFF。 |
|---|
|
|
| 项目 | 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输出形式 | PNP集电极开路 | |
| 额定负载电压 | 24 V DC | |
| 负载电压允许范围 | 21.6~26.4 V DC | |
| 最大负载电流 | 0.1 A | |
| 公共端限制 | 1.6 A/公共端 | |
| 最大冲击电流 | 1.0 A | |
| OFF 时漏电流 | 2 μA 以下 | |
| ON 时最大电压降 | 0.7 V 以下 | 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6 μs 以下(环境温度25 ℃时) |
| ON→OFF | 15 μs 以下(环境温度25 ℃时) | |
| 外部供电电源 | 电压 | 21.6~26.4 V DC |
| 电流 | 200 mA以下 (24 V DC时) | |
| 浪涌抑制器 | 齐纳二极管 | |
| 短路保护 | 有(每8 点自动保护)(注1) | |
| 公共端方式 | 16点/1公共端 | |
| 动作显示 | 16 点LED 显示(ON 时亮灯、SW 切换) | 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连接器连接(符合MIL标准的 40P) | |
| (注1): | 当超过最大冲击电流时,同一保护块的8 点输出将同时设为OFF。 |
|---|
|
|
| 项目 | 输入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额定输入电压 | 24 V DC | |
| 额定输入电流 | 约3.4 mA(24 V DC时) | |
| 输入电阻 | 约6.8 kΩ | |
| 使用电压范围 | 20.4~26.4 V DC | |
| 最小ON电压/ 最小ON电流 |
19.2 V / 2.5 mA | |
| 最大OFF电压/ 最大OFF电流 |
5 V / 1.5 mA | 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0.2 ms以下 (可能会根据输入时间常数的设置而变化) |
| ON→OFF | 0.2 ms以下 (可能会根据输入时间常数的设置而变化) | |
| 公共端方式 | 32点/1公共端 | |
| 工作显示 | 工作显示 32点LED显示(ON时点亮、显示切换开关切换) | 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连接器连接(依据MIL标准40P、使用2个) | |
|
|
| 项目 | 输出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输出形式 | NPN集电极开路 | |
| 额定负载电压 | 5~24 V DC | |
| 负载电压允许范围 | 4.75~26.4 V DC | |
| 最大负载电流 | 0.3 A(20.4~26.4 V DC)、30 mA(4.75 V DC) | |
| 公共端限制 | 3.2 A/公共端 | |
| 最大冲击电流 | 0.6 A | |
| OFF时漏电流 | 1 μA以下 | |
| ON时的最大电压降 | 0.5 V以下 | 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0.1 ms以下(负载电流2 mA以上) |
| ON→OFF | 0.3 ms以下(负载电流2 mA以上) | |
| 外部电源 | 电压 | 4.75~26.4 V DC |
| 电流 | 120 mA以下 (24 V DC时) | |
| 浪涌抑制器 | 稳压二极管 | |
| 短路保护 | 无 | |
| 公共端方式 | 32点/1公共端 | |
| 工作显示 | 32点LED显示(ON时点亮、显示切换开关切换) | 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连接器连接(依据MIL标准40P、使用2个) | |
■数字输出单元(漏型)的内部电路图
|
|
|
| 项目 | 输出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输出形式 | PNP集电极开路 | |
| 额定负载电压 | 5~24 V DC | |
| 负载电压容许范围 | 4.75~26.4 V DC | |
| 最大负载电流 | 0.3 A(20.4~26.4 V DC)、30 mA(4.75 V DC) | |
| 公共端制限 | 3.2 A/公共端 | |
| 最大冲击电流 | 0.6 A | |
| OFF时漏电流 | 1 μA以下 | |
| ON时的最大电压降 | 0.5 V以下 | 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0.1 ms以下(负载电流2 mA以上) |
| ON→OFF | 0.5 ms以下(负载电流2 mA以上) | |
| 外部供电电源 | 电压 | 4.75~26.4 V DC |
| 电流 | 140 mA以下 (24V DC時) | |
| 浪涌抑制器 | 齐纳二极管 | |
| 短路保护 | 无 | |
| 公共端方式 | 32点/1公共端 | |
| 动作显示 | 32 点LED 显示(ON 时亮灯,通过显示切换开关切换) | 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连接器连接(符合MIL 标准的40P、使用2个) | |
■数字输出单元(源型)的内部电路图
|
|
|
| 项目 | 输入输出规格 | ||
|---|---|---|---|
| 输 入 规 格 |
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额定输入电压 | 24 V DC | ||
| 额定输入电流 | 约3.4 mA(24 V DC时) | ||
| 输入电阻 | 约6.8 kΩ | ||
| 使用电压范围 | 20.4~26.4 V DC | ||
| 最小ON电压/最小ON电流 | 19.2 V/2.5 mA | ||
| 最大OFF电压/最大OFF电流 | 5 V/1.5 mA | |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0.2 ms以下(可能会根据输入时间常数的设置而变化) | |
| ON→OFF | 0.2 ms以下(可能会根据输入时间常数的设置而变化) | ||
| 公共端方式 | 32点/1公共端 | ||
| 输 出 规 格 |
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输出形式 | NPN集电极开路 | ||
| 额定负载电压 | 5~24 V DC | ||
| 负载电压允许范围 | 4.75~26.4 V DC | ||
| 最大负载电流 | 0.3 A(20.4~26.4 V DC)、30 mA(4.75 V DC) | ||
| 公共端限制 | 3.2 A/公共端 | ||
| 最大冲击电流 | 0.6 A | ||
| OFF时漏电流 | 1 μA 以下 | ||
| ON时的最大电压降 | 0.5 V 以下 | |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0.1 ms以下(负载电流2 mA以上) | |
| ON→OFF | 0.3 ms以下(负载电流2 mA以上) | ||
| 外部供电电源 | 电压 | 4.75~26.4 V DC | |
| 电流 | 120 mA以下 (24 V DC时) | ||
| 浪涌抑制器 | 齐纳二极管 | ||
| 短路保护 | 无 | ||
| 公共端方式 | 32点/1公共端 | ||
| 工作显示 | 32点LED显示(ON时亮灯,通过显示切换开关切换 | |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外部连接器连接(符合MIL 标准的40P、使用2个) | ||
■数字输入输出单元(漏型)的内部电路图
|
|
■数字输入输出单元(漏型)的负载电流的限制
|
|
|
| 项目 | 输入输出规格 | ||
|---|---|---|---|
| 输入 规格 |
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额定输入电压 | 24 V DC | ||
| 额定输入电流 | 约3.4 mA(24 V DC时) | ||
| 输入阻抗 | 约6.8 kΩ | ||
| 使用电压范围 | 20.4~26.4 V DC | ||
| 最小ON电压/最小ON电流 | 19.2 V/2.5 mA | ||
| 最大OFF电压/最大OFF电流 | 5 V/1.5 mA | |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0.2 ms 以下(可通过输入时间常数切换功能更改) | |
| ON→OFF | 0.2 ms 以下(可通过输入时间常数切换功能更改) | ||
| 公共端方式 | 32点/1公共端 | ||
| 输出 规格 |
绝缘方式 | 光耦绝缘 | |
| 输出形式 | PNP集电极开路 | ||
| 额定负载电压 | 5~24 V DC | ||
| 负载电压容许范围 | 4.75~26.4 V DC | ||
| 最大负载电流 | 0.3 A(20.4~26.4 V DC)、30 mA(4.75 V DC) | ||
| 公共端制限 | 3.2 A/公共端 | ||
| 最大冲击电流 | 0.6 A | ||
| OFF时漏电流 | 1 μA 以下 | ||
| ON时最大电压降 | 0.5 V 以下 | ||
| 响应时间 | OFF→ON | 0.1 ms 以下(负载电流2 mA 以上) | |
| ON→OFF | 0.5 ms 以下(负载电流2 mA 以上) | ||
| 外部供电电源 | 电压 | 4.75~26.4 V DC | |
| 电流 | 140 mA以下 (24 V DC时) | ||
| 浪涌抑制器 | 齐纳二极管 | ||
| 短路保护 | 无 | ||
| 公共端方式 | 32点/1公共端 | ||
| 动作显示 | 32点LED显示(ON 时亮灯,通过显示切换开关切换) | ||
| 外部连接方式 | 连接器连接(符合MIL 标准的40P、使用2 个) | ||
■数字输入输出单元(源型)的内部电路图
|
|
■数字输入输出 (源型)的负载电流的限制
|
|
|
| 项目 | 输入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输入点数 | 8 ch | |
| 输入范围 (分辨率) |
电压 | -10~+ 10 V DC (分辨率:1/64,000) 0~+ 10 V DC (分辨率:1/32,000) -5~+ 5 V DC (分辨率:1/64,000) 0~+ 5 V DC (分辨率:1/32,000) + 1~+ 5 V DC (分辨率:1/25,600)(注1) |
| 电流 | 0~+ 20 mA (分辨率:1/32,000) + 4~+ 20 mA (分辨率:1/25,600)(注1) |
|
| 转换速度 | 50 μs/ch | |
| 超出范围 | 最多可输出额定±2 %。 0~20 mA 范围不支持下限值的超出范围。(注2) |
|
| 综合精度 | ±0.2 %F.S.以下(+ 25 ℃ 时) ±0.4 %F.S.以下(0~+ 55 ℃ 时) |
|
| 输入阻抗 | 电压输入时:约1 MΩ、电流输入时:约250 Ω | |
| 绝对最大输入 | 电压输入时:-15 V~+ 15 V、电流输入时:-30 mA~+ 30 mA | |
| 绝缘方式 | 输入端子-内部电路间:光耦、绝缘型DC/DC 转换器 CH 间:非绝缘 |
|
| 转换执行/不执行CH设定 | 可设定不转换的CH | |
| 输入范围切换 | 可针对各通道进行设定 | |
| 平均处理 | 次数平均 | 2~60,000 次的范围设定 |
| 时间平均 | 1~1,500 ms 次的时间设定 | |
| 移动平均 | 2~2,000 次的范围设定 | |
| 偏置/增益设定 | 可将数字输出的范围作为任意值来设定偏置值 设定范围:-3000~+ 3000 可将数字输出的范围作为任意值来设定增益值 设定范围:+9000~+ 11000(90 %~110 %) |
|
| 比例转换设定 | 可将数字输出的范围作为任意值来设定 设定范围:-32768~+ 32767 |
|
| 上限值、下限值比较 | 超出已设定的上限值、下限值时输出 设定范围:-32768~+ 32767 |
|
| 最大值、最小值保持 | 保持已采样的最大值、最小值 | |
| 断线检测 | 仅以下范围可进行断线检测。可选择自动恢复、手动恢复。 ・ 1~5 V范围(检出电平0.7 V 以下) ・4~20 mA范围(检出电平2.8 mA 以下) |
|
| (注1): | 模拟输入的电压为+ 1~+ 5 V、电流为+ 4~+ 20 mA 的精度时的全量程(F.S.)分别为0~+ 5V、0~+ 20mA 。 |
|---|---|
| (注2): | 设定了超出额定±2 %的值时,将舍入为额定±2 %进行输出。 |
| 项目 | 输出规格 | |
|---|---|---|
| 输出点数 | 4 ch | |
| 输入点数 (分辨率) (注1) |
电压 | -10~+ 10 V DC (分辨率:1/64,000) 0~+ 10 V DC (分辨率:1/32,000) -5~+ 5 V DC (分辨率:1/64,000) 0~+ 5 V DC (分辨率:1/32,000) + 1~+ 5 V DC (分辨率:1/25,600) |
| 电流 | 0~+ 20 mA (分辨率:1/32,000) + 4~+ 20 mA (分辨率:1/25,600) |
|
| 转换速度 | 50 μs/4 ch | |
| 超出范围 | 最多可输出额定±2 %。 0~20 mA范围不支持下限值的超出范围。(注2) |
|
| 综合精度 | ±0.2 %F.S.以下(+ 25 ℃ 时) ±0.4 %F.S.以下(0~+ 55 ℃ 时) |
|
| 输出阻抗(电压输出) | 0.5 Ω 以下 | |
| 输出最大电流(电压输出) | 10 mA | |
| 输出容许负载电阻(电流输出) | 500 Ω 以下 | |
| 绝缘方式 | 输出端子-内部电路间:光耦、绝缘型DC/DC 转换器 通道间:非绝缘 |
|
| 转换执行/不执行通道设定 | 可设定不转换的通道 | |
| 削波功能 | 输出的上下限可设定为数字输入值。 设定范围:-32,640~+ 32,640 |
|
| 比例转换设定 | 可将数字输入范围设定为任意值。 设定范围:-32768~+ 32767 |
|
| 偏置/增益设定 | 可将偏置值的数字输入范围设定为任意值。 设定范围:-3,000~+ 3,000 可将增益值的数字输入范围设定为任意值。 设定范围:+ 9000~+ 11000(90 %~110 %) |
|
| 模拟输出保持 (STOP 模式时) |
可将STOP 模式时的输出值设定为任意的数字值。 设定范围:-32640~+ 32640 |
|
| (注1): | 模拟输出的电压为+ 1~+ 5 V、电流为+ 4~+ 20 mA 的精度时的全量程(F.S.)分别为0~+ 5 V、0~+ 20 mA。 |
|---|---|
| (注2): | 设定了超出额定±2 %的值时,将舍入为额定±2 %进行输出。 |
| 项目 | 规格 | ||
|---|---|---|---|
| 产品编号 | AGM1PG04T | AGM1PG04L | |
| 输出型 | 晶体管 | 线性驱动器 | |
| 控制轴数 | 独立4轴 | ||
| 位置指令 | 指令单位 | 脉冲(对应增量、绝对值) | |
| 最大脉冲数 | 带符号32 位(-2,147,483,648~+ 2,147,483,647 脉冲) | ||
| 速度指令 | 指令范围 | 1 pps~500 kpps (可以1pps 为单位进行设定) |
1 pps~4 Mpps (可以1pps 为单位进行设定) |
| 加减速指令 | 加减速方式 | 直线加减速、S 型加减速控制 | |
| S型种类 | Sin 曲线、3次曲线(可选择) | ||
| 原点返回 | 原点返回速度 | 可以设定速度(返回速度、查找速度) | |
| 输入信号 | 原点输入、近原点输入、限位(+)、限位(-) | ||
| 输出信号 | 偏差计数器清除信号 | ||
| 运行模式 | ・E 点控制(直线加减速、S 型加减速) ・ P 点控制(直线加减速、S 型加减速) ・ 原点返回(原点查找) ・ JOG 运行(注1) ・ JOG 位置控制 ・ 脉冲发生器输入运行(注2) 倍率(×1、×2、×5、×10、×50、×100、×500、×1000) ・ 实时频率变更 |
||
| 启动时间 | 0.001 ms / 0.005 ms / 0.02 ms | ||
| 输出接口 | 输出模式 | Pulse/Sign、CW/CCW | |
| 反馈计算器功能 (注2) |
计数范围 | 带符号32 位(-2,147,483,648~+ 2,147,483,647 脉冲) | |
| 输入模式 | 2相输入、方向判别输入、个别输入(各模式有倍频功能) | ||
| 最大计数速度 | 4MHz(2相输入) 1MHz(方向判别输入、个别输入) |
||
| 其他功能 | ・限位(+)、限位(-)内置 ・搭载伺服ON 输出 |
||
| (注1): | 选择了直线加减速动作时,可以变更动作中的目标速度。 |
|---|---|
| (注2): | "脉冲发生器输入运行"和"反馈计数器"均使用相同的输入端子。可使用任意一者的功能。 |
晶体管输出型(AGM1PG04T)
| 针编号 | 信号名称 | 电路 | 规格 | |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/3 轴 | 2/4 轴 | ||||
| A1 | A10 | 脉冲输出A: 5 V DC 输出 |
![]() |
输出 | ・输出类型: 开路集电极 ・使用电压范围: 4.75~26.4 V DC ・最大负载电流: 15 mA ・ON 时最大压降: 0.6 V |
| B1 | B10 | 脉冲输出A: 开路集电极 |
|||
| A2 | A11 | 脉冲输出B: 5 V DC 输出 |
|||
| B2 | B11 | 脉冲输出B: 开路集电极 |
|||
线性驱动器输出型(AGM1PG04L)
| 针编号 | 信号名称 | 电路 | 规格 | |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/3 轴 | 2/4 轴 | ||||
| A1 | A10 | 脉冲输出A: 线性驱动器(+) |
![]() |
输出 | ・线性驱动器输出 相当于AM26C31 |
| B1 | B10 | 脉冲输出A: 线性驱动器(-) |
|||
| A2 | A11 | 脉冲输出B: 线性驱动器(+) |
|||
| B2 | B11 | 脉冲输出B: 线性驱动器(-) |
|||
共通
| 针编号 | 信号名称 | 电路 | 规格 | |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/3 轴 | 2/4 轴 | ||||
| A3 | A12 | 原点输入24V DC SELV 和LIM(+) | ![]() |
输入 | ・使用电压范围: 21.6~26.4V DC ・最小ON 电压/电流: 19.2 V DC/5.5 mA ・最大OFF 电压/电流: 2.0 V DC/2.0 mA ・输入阻抗: 约3.9 kΩ ・脉宽: 100 μs 以上 |
| A4 | A13 | 原点输入5V DC SELV 和 LIM(+) | ・使用电压范围: 3.5~5.25 V DC(5 V DC、线性驱动器规格) ・最小ON 电压/电流: 3.0 V DC/4 mA ・最大OFF 电压/电流: 1.0 V DC/0.5 mA ・输入阻抗: 约560 Ω ・脉宽: 100 μs 以上 |
||
| B3 | B12 | 原点输入(-) | |||
| B4 | B13 | COM[24V DC SELV 和 LIM(+)] | ![]() |
输入 | ・使用电压范围: 21.6~26.4 V DC ・最小ON 电压/电流: • 近原点输入(DOG) 19.2 V DC/5.0 mA • 限位输入(+) 限位输入(-) 位置控制开始输入(定时输入) 19.2 V DC/2.6 mA ・最大OFF 电压/电流: 2.0 V DC/1.5 mA ・输入阻抗: • 近原点输入(DOG) 约3.6 kΩ • 限位输入(+) 限位输入(-) 位置控制开始输入(定时输入) 约6.8 kΩ ・脉宽: 500 μs 以上 |
| A5 | A14 | 近原点输入(DOG) | |||
| A6 | A15 | 限位输入(+) | |||
| B6 | B15 | 限位输入(-) | |||
| A19 | B19 | 定时输入 | |||
| B5 | B14 | 伺服ON输出(+) | ![]() |
输出 | ・输出类型: 开路集电极 ・使用电压范围: 4.75~26.4 V DC ・最大负载电流: 10 mA ・ON 时最大压降: 1.0 V |
| A7 | A16 | 偏差计数器清除(+) | |||
| B7 | B16 | COM | |||
| A8 | A17 | 脉冲输入A(+) | ![]() |
输入 | ・使用电压范围: 3.5~5.25 V DC(5 V DC、线性驱动器规格) ・最小ON 电压/电流: 3.0 V DC/3.2 mA ・最大OFF 电压/电流: 1.0 V DC/0.5 mA ・输入阻抗: 约560 Ω ・脉宽: 0.5 μs 以上(各相Max.1 MHz) |
| B8 | B17 | 脉冲输入A(-) | |||
| A9 | A18 | 脉冲输入B(+) | |||
| B9 | B18 | 脉冲输入B(-) | |||
| A20 | 外部电源输入 24 V DC SELV 和LIM(+) | ![]() |
电源 | ・供电电源范围: 21.4~26.4 V DC ・消耗电流: 90 mA 以下 |
|
| B20 | 外部电源输入 24 V DC SELV 和LIM(-) | ||||
| 项目 | 规格 | ||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编号 | AGM1NSCS2 | AGM1NSCM2 | AGM1NSCS1M1 | |
| 接口 | 连接器1 | RS-232C | RS-422A/485 | RS-232C |
| 连接器2 | RS-232C | RS-422A/485 | RS-422A/485 | |
| 通信方式 | RS-232C | 全双工/半双工 | - | 全双工/半双工 |
| RS-422A | - | 全双工/半双工 | 全双工/半双工 | |
| RS-485 | - | 半双工 | 半双工 | |
| 传输距离(注1) | RS-232C | 最长15 m | - | 最长15 m |
| RS-422A RS-485 |
- | 最长1,200 m(注1) (总延伸距离) |
最长1,200 m(注1) (总延伸距离) |
|
| 传输形式 传输台数 |
RS-232C | 1:1 | - | 1:1 |
| RS-422A | - | 1:1 | 1:1 | |
| RS-485 | - | 1:N(N=最大32) | 1:N(N=最大32) | |
| 协议 | 通用通信/Modbus-RTU(主站/从站) | |||
| 传输速度 | 通用通信 | 1,200 / 2,400 / 4,800 / 9,600 / 19,200 / 38,400 / 57,600 / 115,200 / 230,400 bps | ||
| Modbus- RTU |
1,200 / 2,400 / 4,800 / 9,600 / 19,200 / 38,400 / 57,600 / 115,200 bps | |||
| 最大数据长度 | 通用通信 | 1,024 Byte | ||
| Modbus- RTU |
252 Byte | |||
| 传输格式 | 数据长度 | 7 bit / 8 bit | ||
| 奇偶校验 | 无/有(奇数/偶数) | |||
| 停止代码 | 1 bit / 2 bit | |||
| 起始符 | 无 | |||
| 结束符 | 无 | |||
| (注1): | 请在实际设备上进行确认,因为可能根据外部设备而异。建议传输距离不超过100 m。 |
|---|
■RS-232C 端口
|
|
| 针编号 | 信号名称 | 规格 |
|---|---|---|
| 1 | SD | 发送数据 |
| 2 | RD | 接收数据 |
| 3 | SG | 发送请求 |
| 4 | RS | 可发送 |
| 5 | N.C. | - |
| 6 | N.C. | - |
| 7 | N.C. | - |
| 8 | SG | 信号用接地 |
■RS-422A/485 端口
|
|
| 针编号 | 信号名称 | 规格 | |
|---|---|---|---|
| RS-422A | RS-485 | ||
| 1 | TERMA | 终端电阻连接用端子(注1) | 终端电阻连接用端子(注1) |
| 2 | TERMB | 终端电阻连接用端子(注1) | 终端电阻连接用端子(注1) |
| 3 | N.C. | - | - |
| 4 | RD+/SR+ | 接收数据(+) | 发送/接收数据(+) |
| 5 | RD-/SR- | 接收数据(-) | 发送/接收数据(-) |
| 6 | SD+ | 发送数据(+) | - |
| 7 | SD- | 发送数据(-) | - |
| 8 | SG | 信号用接地 | 信号用接地 |
| (注1): | 让TERMA 和TERMB 短路时,则在内部电路上120Ω 终端电阻得到连接。 |
|---|
